当前位置:
威尼斯WNS9778网站首页
>
通知公告
>
学院新闻
>
正文
12月6日晚上六点半,黑龙江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、教学名师,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、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法学会《民法典》编纂项目组专家王歌雅教授做客“罗山讲堂·私法名家论坛”,以“民事立法改革与家事权益保障”为主题,通过腾讯会议云在线的方式,为温大威尼斯WNS9778师生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。讲座由威尼斯WNS9778院长王宗正教授主持,威尼斯WNS9778钟瑞栋教授、何平副教授、刘奇英讲师以及任江副教授与谈,任江副教授与威尼斯WNS977821级硕士研究生集体在301会议室共同学习了讲座的内容,线上线下参与师生近200人。王歌雅教授围绕社会观念变化、民事立法改革、权益保障路径三个部分,阐述在后民法典时代,民事立法的变与不变。
一是在家事领域社会观念发生的变化,主要包含性别平等的反思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回应。王教授分别从全球性别平等共识、性别平等具体表现、总书记关于女性解放的重要论述、中国女性的贡献等四个维度,阐释了现代性别平等理念的变化,并从性别视角分析了我国《民法典》立法中的变与不变。如性骚扰的民事责任的界定、自然人姓氏的选取、夫妻双方家事代理权的确立、婚内分割共同财产请求权、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等。王教授就当前社会热议的禁止组织代孕、夫妻合休产假、降低法定婚龄、全面开放生育等四个问题,详实地阐述了其发生的社会原因,及其对民事立法改革的影响。
二是《民法典》家事权益体系的变与不变。王教授以大量的最新统计数据、司法案例为基础,详细介绍了民事立法中涉及到婚姻关系、家庭关系以及继承关系的变与不变。其主要体现在十个“维护”上,即对子女姓名权的维护、对子女抚养权的维护、对子女探望权的维护、对结婚自由权的维护、对平等财产权的维护、对离婚自由权的维护、对家务贡献补偿权的维护、对离婚损害赔偿权的维护、对生命身体健康权的维护、对遗产继承权的维护。王教授指出:“社会观念变化推动民事立法改革,改革会促进权益的保障,立法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婚姻家庭法基本理念,更要符合婚姻家庭生活的现实。”
三是家事权益保障路径中的变与不变。妇女儿童家庭权益保障已逐渐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,个体的维权意识在当下也发生了变化,并进而影响了家事审判、多元家事调解的模式创新。王教授通过案例展示了婚育观与家庭观发生的变化,提出了具体的维权策略,指出我们在宣传和贯彻《民法典》的过程当中,必须关注民事立法改革的目的、措施,及时回应维权诉求,“在我国法治文明建设过程中,保护妇女、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社会的实质平等,实际上是人权的重要内涵,也是我们法治前行的重要方向。”
在与谈环节,主持人王宗正教授总结了王歌雅教授讲座的相关内容,指出王教授的讲座不仅理论内容极其丰富,更是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始终,为威尼斯WNS9778教师贯彻课程思政做了精彩的教学示范,让学院师生近距离体会了国家级教学名师的风采。钟瑞栋教授就“家庭”概念在《民法典》、民事立法中的定位、民法个人权利本位与“家”体现的团体本位的冲突,与王老师做了深入的交流。何平副教授则针对男性陪产假的落实问题、家务贡献补偿金额计算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。刘奇英讲师就身份协议如何具体参照适用《民法典》合同编规则,婚姻家庭编、继承编与物权编、合同编的衔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王歌雅教授就上述问题一一做出精彩回应。最后,任江副教授从研究生学习、科研的角度谈了自己对讲座感受,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跟随王老师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会,对王老师为人师表、言传身教的育人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王歌雅教授从社会性别视角阐释了当代婚姻观、生育观的变化,及其对民事立法改革的重要影响。作为研究中国家事立法与改革的专家,王教授以数据、案例为基础,深入浅出地向会场师生展示了家事法领域的新观念、新问题、新思路、新变化。讲座中王教授娓娓道来的教学方式让人如沐春风,也让全体参会师生感受到我国一流学者、一流师者的风范与气质。在现场的热烈掌声与线上的持续点赞中,本场讲座取得了圆满的成功。